DZ_T 0145-1994 土壤地球化学测量规范

ID

C9723FCBCD5842F18DEED92F77B1C1AE

文件大小(MB)

0.37

页数:

14

文件格式:

pdf

日期:

2020-1-7

购买:

购买或下载

文本摘录(文本识别可能有误,但文件阅览显示及打印正常,pdf文件可进行文字搜索定位):

uz,中华人民共和国地质矿产行业标准,nZ/T 0145一94,土壤地球化学测量规范,1995一01一27发布1995一12一01实施,中华人民共和国地质矿产部发布,中华人民共和国地质矿产行业标准,DZ/T 0145一94,土壤地球化学测量规范,1 主题内容与适用范围,1.1 本标准规定了土壤地球化学测量工作中主要方法、技术要求和规则.,1.2 本标准适用于金属矿产地质勘查。铀矿、地热、非金属矿产地质勘查的土壤测量工作也可参照执,行,2 引用标准,UB / T 14496 地质矿产地球化学勘查名词术语,DZ /T 0 011 地球化学普查规范(比例尺1:500 00),DZ /T 0 075 地球化学勘查图图式,图例及用色标准,3 总则,3.1 土壤地球化学测量(简称土壤Nii量),是以土壤为采样对象所进行的地球化学勘查工作,3.2 土壤地球化学测量主要用于矿产地质勘查的详查阶段,也可用于在区域调查、普查阶段中水系沉,积物测量无法进行的地区.,3.3 土壤地球化学测量可用于找矿以及各类异常和矿化点的查证、评价,也可为地质填图提供信息,34 区域调查和普查的土壤测量方法.其主要技术要求,按化探区域调查和化探普查的规范执行,3.5 用于金属矿产地质勘查的土壤测觉应选择在残坡积层发育地区进行,4 工作设计,4.1 资料收集,编 写 土 壤测量的工作设计前,一般应收集和分析以下资料:,a. 测 区的地理和交通、生活情况以及测地资料;,b. 测 区 及外围地质特征,矿产、矿床类型和成矿规律,矿床氧化淋失程度等特点;,c. 测 区及外围以往地质、物探、化探、遥感等的工作程度和工作成果;,d. 测 区的地形、地貌、水文、气象,第四纪覆盖物(尤其是土壤)的类型植被特征,人工污染情况等,有关资料;,e. 表 生 作用对指示元素的影响及表生赋存状态,4.2 方法有效性与技术试验,4.2.1 野外踏勘,编写 设 计 前应对测区进行必要的现场踏勘工作、取得第一手资料,以了解所收集资料方法技术的有,效性,其内容包括:,a. 检 查核对所搜集资料的可靠程度;,b. 确 定 试验地点和测区的有效范围;,c. 实 地考察工区的交通、生活及工作条件,中华人民共和国地质矿产部1995一01-27批准1995-12一01实施,1,DZ/T 0145一94,4.2.2 设计前的技术试验,4.2.2.1 有前人工作过的测区或邻区,设计时其主要技术指标和方案可参照前人的工作成果。如果认,为资料不足,可补作部分技术试验,4.2-2.2 前人未工作过的地区、特殊景观、为寻找特殊矿种、特殊矿产类型为目的的地区,必须开展技,术试验。试验内容包括:采样层位(深度),采样介质,样品加工方案,指示元素及指标,采样布局,采样网,度和方法等,4.2.2.3 技术试验的一般要求,a. 试验 剖面应布置在主要的、有代表性的矿床和覆盖物地段。每条剖面的两端必须各有3-5个,点落在背景地段上,b. 采 样层位(深度)和加工方案试验,一般选择在揭露过矿体的探槽或浅井上(见附录A)。如果地,表工程不理想或没有工程.可以用一般剖面方法,按不同深度采样。指示元素和测网试验一般与层位和,粒度试验在同一剖面进行。剖面数量不得少于三条,c. 土 壤 测量的指示元素及指标,可根据矿床的元素共生组合关系(见附录B,附录C和附录D),通过试验择优选择,4.3 根据任务书的要求及技术试验结果编制设计书。设计书内容应包括:,a. 工 作的目的及任务要求;,b. 地 质、地形、地貌、第四纪覆盖物类型以及地表地球化学环境和可能干扰的因素;,c. 祥 品的自然富集层位和颗粒度。工作比例尺和采样网度.深度及重量;,d. 取 样介质及样品加工方案;,e. 指 示元素和指标,分析方法及方法检出限的要求,质量监控方案;,f. 方 法技术要求、技术经济指标和生产管理要求;,9. 设 计附图;,h. 予 期提交的成果和资料,4.4 测区与测网,4.4.1 测区范围,a. 测 区范围应以任务书的要求确定,并通过设计前的踏勘,选择植盖物类型和地质条件最有利的,地段,b, 根 据普查后的异常确定详查工作范围时,应考虑覆盖物类型对异常规模、形态的影响。测区范,围应大于异常或异常群(带)的面积,4.4.2 测区的部署原则,4.4.2.1 测线方向应尽量垂直被探查地质体的走向,并尽可能与已知地质剖面或物探测线一致,4.4-2.2 测网可根据被探测物的规模、产状和工作性质,分规则测网与不规则测网(非网格化测网),a. 规 则 测网有矩形与正方形网格。矩形网格适用于探测长、短轴相差较大的目标物;正方形网格,适用于探测长、短轴相差不大、或形态复杂的目标物:,b. 非 网 格采祥适用于中、小比例尺或地形恶劣、施工条件差,正规网格布设难度大的地区,4.4-2.3 不同勘查阶段有不同的工作比例尺和测网密度,工作比例尺与测网的关系见表1。详查工作,中若以土堆测量资料确定的测区,线距与点距可根据资料中的异常大小而定.选择表1中合适的比例尺,和网度。一般情况下,线距应小于有意义异常长度的1/2,点距应小于异常宽度的1/3。由其他资料确定,的详查区可参照表1执行,应保证最少有3条测线控制探测物,DZ/T 0145一94,表1 工作比例尺与测网密度,工作阶段比例尺,矩形网格正方形网格,点/km',线距(m) X点距(m) 点线距(m),区域调查,1 .200 000 2 000 X 500 1 000 1,1:100 000 1 000 X 250^-500 500--1 000 1- 4,普查,1 ,so 000 ……

……